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法治社会,就是不求人的社会
——参加清华大学干部执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有感
作者:朱莎  发布时间:2015-12-24 15:34:14 打印 字号: | |
  2015年12月14日—18日,我有幸被湘潭市网络学院推荐,去到北京清华大学参加干部执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五天的培训时光短暂、忙碌,且精彩纷呈,每天都能聆听不同大师的授课,着实是一种享受。特别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凌云教授《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一课,听得我热血沸腾,那句“法治社会,就是不求人的社会”,让我铭记于心。

  一、观点引人入胜

  对于一名本科学习法学的法院干警,关于“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的命题,平时接触得算比较多,听过的类似课也不算少,因此在余凌云教授上课前,我对这门课并没有抱太大的兴趣,以为会平淡无奇。

随着余教授对法治现代化历程的娓娓道来,特别是当“法治社会,就是不求人的社会”这一观点的抛出,我感觉自己仿佛瞬间被击中了内心,顿时从椅背上弹了起来,伏案、提笔,刷刷地在本子上把这句话记下,好像是用笔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对于这句话,我内心是坚定的。因为在法院工作的缘故,时常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问我,到法院打官司,是不是首先就是要找熟人托关系啊?每次我都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们,“不用,不用,真不用,我们法院都是严格依法办事的。”

  二、治学科学严谨

  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余教授分别列举了清华大学招生和国外不犯事感觉不到政府存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为什么要依法行政,让大家对法治社会充满了希冀,并有马上行动、为之努力奋斗的冲动。

从为什么要依法行政,到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到对未来法治社会的展望,余教授用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向我们展现了他心中法治社会的美好蓝图。在他向我们传递法治理念的时候,绝不是用空洞的话语,而是用大量的例子来阐述观点。

  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感受到了法学这一学科的博大精深——看似简单的法治理念,都是用庞大的现实案例做支撑。作为一个法律人,一定要在精通法律的同时,懂社会。

  三、学问经世致用

  余教授讲的他帮助学生处理一件网络舆情事件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的一个博士到某地挂职副书记,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洪灾造成一人死亡的事故,死者的儿子将责任算到政府头上,网上负面舆情泛滥,弄得市区领导焦头烂额。他的学生迫于无奈向他求助,在了解事件的经过后,余教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带领这个学生连夜统计网上的舆情报道中法律责任问题,一条一条进行法律分析、梳理,查找相关法律依据。第二天乘坐最早航班去到当地,将矛盾化解引入法治思维,最后政府只补偿了很少的钱就成功把问题解决,死者的家人也心服口服。他的学生也因挂职期间表现优异,毕业后直接到该地任副区长。

  我打心底里对余教授这种经世致用的分析研究能力感到佩服,遇到急难险重的困难,不惧怕,反而迎难而上,运用法律知识,不妥协,不求全,从容地化解矛盾,公正地处理问题,这不正是我们法律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吗?

  余教授近3个小时的课虽然结束了,但他那句“法治社会,就是不求人的社会”根植在了我心中。除此之外,其他教授的精彩授课也让我受益匪浅,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视野。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必将更加努力工作,争取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努力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尽一份心、献一份力。
来源:民一庭
责任编辑:朱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