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不记得茶淘饭的味道?
“米饭软硬适中,不能有饭团和烂饭。待饭煮好,搁凉了,用热茶泡上。佐以清淡小菜。茶深饭浅,初尝并不觉滋味清新,小菜一上,顿时解了那涩味。看来凡事都有君臣佐使,讲究平衡。”
与大家分享的这段文字,出自70后青年作家黎戈的作品集《因自由而美丽》。就是这位南京女子,写茶淘饭、写蚊香、写睡衣,也写落樱、花香和闺秀,写细节入生活内质,恰到好处;写日常则绵密细致、冲淡平和。张悦然评论黎戈:“她能够看到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可以把情感放在一颗尘埃上”。读黎戈的文字,能让心浮气躁的年轻人们暂时静下心来,感受到恬淡与乐趣。就像读到《茶淘饭与莴苣圆》一篇,不禁回想小时候,我也吃过茶淘饭,那是什么样的滋味来着?最终忍不住,动手煮饭烧水泡茶,重温一番,边吃边乐。要知道,茶淘饭可是秦淮八艳董小宛的最爱之一呢。《因自由而美丽》一书,有一种让人沉静体味细物、季节与阅读之美的力量。
我想聊聊读这本书后,感触最深的三个关键词。
认真地生活
书中,黎戈写香气:“冬天特别怕下冷水,夏天就可以和肥皂好好亲近了!六神的气味营造是很出色的,说是他家冰莲花花露水直追莲娜丽姿,这个我不认同,但是它的肥皂系列,倒是喜欢。金盏菊的温婉女人味,艾草的清扬,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手洗衣服,洗完了好狠狠的闻那些余味。张爱玲说姑姑不让她帮忙洗衣服,唯恐她贪恋汽油味故意放慢手脚。真是天下女子同心。”
也许这些文字会让人疑问:多么清闲的人,才有如此丰富灵敏的感官?再普通不过的六神还能引发出这么多感慨?但看她前后作品中透露的信息,发现黎戈一样为柴米油盐奔忙,为五十斤大米的折扣价,不辞辛劳亲自扛上楼梯,在家务的闲暇里写作。
一切美好,来源于认真。“一个以真皮层去活的人,才会嗅到花的香,看到云的出岫,惊觉雨水的冰凉。”黎戈说道。我们无需附庸风雅,只需忠于自我内心的平实乐趣。就像我们的同事,养形态各异的多肉,办公室开着馨香的兰花或叫不出名字的小红花朵;买回烤箱,挑选上好的食材,精心烘焙,同大家分享;下班回家坐在电子琴旁,微笑着弹一首曲子,旁边听着的小宝宝,开心得直蹦跳……一定层面上来说,法官也算是弱势群体、高危行业。尽管办案任务繁重,但也不能对自己吝啬一刻的舒缓与惬意吧。再大的压力,也阻挡不了我们认真生活、享受生活的本能。
低碳型喜悦
日本人讲物哀,感物体情,满是委婉细致、对世间的珍惜。读黎戈的《因自由而美丽》,我常常想到的两个字,却是“物喜”。就像她写“蚊香的烟气我也喜欢,少时暑假,白布蚊帐一挂,微风吊扇轻旋,整夜的卡朋特,那个味道意味着放假,纪律生活之外的自由,一闻着就高兴。”对于一个喜爱夏天的人来说,还真是画面感与愉悦感无限的记叙。
予她“物喜”的,多半是平民的、自然的、带市井烟火味的。如她自己所说,是个生活成本很低的人,拥有的是低碳型喜悦。在我们平常人看来,是矫情,“装文艺”,于她则是发乎内心的生活热情与知足常乐:“虽然现在很窘迫,但是我并没有很强烈的匮乏感。清风明月不花半文,知己家人我都不缺,几条布裙可以换洗一个夏天,存储的书还可以读很久,而且又有很多边角零星的事物,让我愉悦。可以这么低碳地快乐着,便忍不住记一下。”
去除厚重的房子、车子、票子,摘掉光环、忽略面子,关心那些让自己踏实、平静、有幸福感的事物,我们都是富足的,人人都能拥有品质而丰盈的人生。
平和有光,波澜不兴
黎戈对事物的“喜”,前景是活着的欢愉,背景是生死之寂寥,有生机,有力度,也有怅惘。从她笔下,才了解到因汉奸案被羁押在老虎桥监狱的周作人,狱中撰写了忆旧打油诗《儿童杂事诗》;知道了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日军侵华等时代背景中生活下来的高诵芬,文字中几乎没有战火连天的悲苦,将一家子十六年共挤在一间半地下室的生活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并非刻意回避,只是兴奋点不在这上面。写作家西西因身患癌症前后,生命态度的大扭转,感慨“死生事大,岂容你骄矜,而一个和死亡擦身而过的人,才知道一蔬一饭,平安喜乐,都是神赐,当思珍惜。”启发着我们,生活里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大悲剧大戏剧,就是有,也是夸张作态。生命是值得赞美的,只要活着,就有可能。平和有光,波澜不兴,怀揣着一颗豁达的心漫步人生,轻松大胆往前走吧。
书中,黎戈引用了梭罗的文字:“冬日更适合思考和理性,而夏天,就可以过着感官的生活。”正值初夏,天气温和灿烂,适合找来这本书,读读里头那些赏心悦目的文字,或者比照着,做一次茶淘饭,平和轻盈过日子,生活永远因自由而美丽。